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如何避免媽媽手

有興趣的看一下解剖位置(可以點連結)

http://edithdark.pixnet.net/blog/post/346796827

 

沒有我們就繼續看下去XD

媽媽手的成因是什麼?媽媽手醫學上稱之為「狹窄性橈骨莖突肌鍵滑膜炎」。主要是因為我們手腕與大拇指的過度重複使用,特別是在負重情形下,重複將手腕往小指側過度移動,造成控制大拇指伸展及外展的兩條肌腱發炎與腫脹。

什麼情況下會出現上述一大串文字的動作呢?像是炒菜搖鍋子,或是不正確抱小孩之類的都有可能,新手媽媽是罹患媽媽手的高危險族群,今天我們把重點放在抱小孩的姿勢上。

 

 

1:直直抱的姿勢:

這個姿勢我非常的有感覺,因為我的兒子從新生兒時期開始只接受這個姿勢哄睡,新生兒軟綿綿又要立直直真的很考驗媽咪的技巧。這個姿勢要注意的重點如下:

 

a.手腕儘量不要彎,並且尋求支點,但因為手腕不彎只靠手臂支持其實久了也會累,所我會稍微抓衣服(如圖),讓整條手臂來幫忙。我都想像自己是人肉坐凳,所以小朋友屁股的位置大部分是坐在前臂,而不是用手去托住屁股,這樣手腕會彎太多,又承重,很容易受傷。

b.另外就是盡可能的讓手臂靠近身體,這樣在抱小孩時力矩比較小較不容易受傷,圖二的姿勢是寶寶還很小時在使用,大一點上面的手稍微扶一下就好了。

 

 

 

2.橫抱的姿勢

這個姿勢有分用一隻手來抱跟兩隻手來抱,一般建議有需要時再用單手,不然用雙手抱比較不容易受傷。

 

a.單手抱

手腕盡量不要彎(如圖),我自己是會盡量讓大姆指往手腕方向維持一條線,然後上臂靠近身體。還要注意虎口不要在開太大時施力,很容易拉傷。

 

b.兩隻手抱

就是一隻手當另一隻手的支點,兩隻手都輕鬆,也是要注意上臂夾緊。

 

 

3.親餵的姿勢

我自己有親餵一陣子,在孩子需要掛奶時,如果他不讓媽媽躺餵,只讓媽媽坐著餵時,枕頭擺位就很重要。如下圖這樣沒有支持就不太好(嬰兒不讓媽媽做親餵姿勢一直掙扎,所以姿勢怪怪的),像我之前親餵寶寶會喬出一個舒適的位置,就只用手肘支撐小寶寶的頭,他的重量是身體在承擔。

 

 

總而言之,盡量用大肌肉大關節來出力,什麼叫大肌肉大關節,像是肩關節肘關節是大關節,上臂肌肉跟前臂肌肉是大肌肉,手腕是小關節,手指也是小關節,這樣可以降低受傷的風險。

照顧新生兒是新手媽媽們無可避免的行為,所以我們要懂得保護好自己,有開心的媽媽才有開心的寶寶,但如果真的已經受傷了怎麼辦??WL下次就跟大家分享如何減緩疼痛。

 
arrow
arrow

    11樓的數字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